产品中心
Product Center
未标题-5-73
探针
BCOR(Xp11.4)基因断裂探针试剂(荧光原位杂交法)

代码:F.01220-01

管理类别:Ⅰ类

探针名称:GSP BCOR(Centromere)/ GSP BCOR(Telomere)

供货周期:现货

注册证号:粤穗械备20191083号

未标题-5-73
临床意义

子宫间叶肿瘤

2014版WHO分类结合EST的组织学特点、临床预后以及分子遗传学等多方面数据,伴BCOR基因异常的EST预后与HGESS相似,学术界因此认为该类肿瘤也应被纳入HGESS范畴。

HGESS是一种非常罕见的EST,其生物学行为较LGESS更为凶险,中位发病年龄是50岁,常出现广泛的肌层浸润及子宫外转移。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为进展期,常出现近期复发。镜下肿瘤呈舌状浸润子宫肌壁,坏死及淋巴血管侵犯常见。肿瘤细胞为高级别的圆形细胞,超过一半的病例可见低级别梭形细胞区域。高级别圆形细胞可呈巢状,偶见假腺样、假乳头、花环样结构及性索间质分化。细胞核较LGESS大,核可出现一定的多形性,核分裂象活跃(>10/10 HPF)。低级别梭形细胞成分为纤维母细胞样或纤维黏液样,细胞密度较低,核分裂象一般≤3/10 HPF。低级别梭形细胞成分表达CD10、ER和PR,Ki-67阳性指数低,而高级别圆形细胞成分通常不表达CD10、ER和PR,但cyclin D1和BCOR常常强阳性,因此,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对BCOR和cyclin D1蛋白进行标记是常规临床实践中初筛HGESS的有效手段。

BCOR(bcl-6共抑制分子)可通过对组蛋白的共价修饰来调节转录活性,BCOR异常与许多血液系统和恶性实体肿瘤相关。在HGESS中,BCOR基因出现异常部分继发于ZC3H7B-BCOR基因发生融合,部分是由BCOR基因内部出现短串联重复序列所导致。

伴ZC3H7B-BCOR融合基因的HGESS通常具有黏液样背景,组织形态类似于黏液性平滑肌肉瘤,局部区域核分裂象活跃(≥10/10 HPF)。该类肿瘤CD10和cyclin D1阳性率高(约80%的病例),但BCOR免疫组织化学弥漫阳性的比率仅有50%。因此,在临床实践中,对于具有黏液样背景、核分裂象活跃的子宫梭形细胞肿瘤联合进行CD10、cyclin D1和BCOR组织化学的初筛,必要时检测ZC3H7B-BCOR融合基因,是鉴别HGESS必要且有效的途径。

需要注意,BCOR基因第15号外显子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可见于另一部分HGESS。伴BCOR短串联重复序列的HGESS好发于年轻人(平均年龄24岁),形态学上与具有ZC3H7B-BCOR融合基因的HGESS相似,提示这两种BCOR基因的异常可能导致相似的BCOR功能异常。这类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弥漫表达cyclin D1和BCOR,但确诊须通过测序技术进行BCOR短串联重复序列的检测。


未分化-未分类肉瘤

意义参考BCOR/CCNB3融合基因。但要注意,除了CCNB3外,BCOR基因还可与多个基因发生融合,如ZC3H7B、MAML3等。BCOR断裂探针都可检测出来,表现为断裂阳性。

在线留言
ONLINE MESSAGE
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,我们会尽快回复您。
提交